广州石化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

明珠璀璨耀南粤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广州石化

 

珠江河畔,大田山下,绿树花丛绕厂房;塔罐林立,明珠闪亮,这是我们的石油化工总厂……雄壮豪迈的厂歌带领我们走进被誉为“南粤明珠”的广州石化。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广州石化

40多年前,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计民生,决定引进一批基础工业、特别是化肥工业的成套设备和单机设备,以解决广东乃至全国生产资料紧缺的问题,主席巨笔在南粤画了一个圈,1973年6月18日,广州石化应运而生,从此承担起为国为民的重任。

1978年,刚到广东工作不久、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广州石化工程建设收尾的重要时段和即将开工、投产的关键时刻,亲临广州石化检查指导工作,对广州石化的建设和生产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习仲勋老书记说,“这个厂很重要,要建设好,生产好,还要兢兢业业管理好广州石化,要走在别人前面,这可是由主席(毛泽东)签阅、总理(周恩来)亲自督办的13套大化肥的一个,是目前解决制约广东农业急需化肥问题的关键,是为我们打好农业翻身仗的战略性措施,这可是我省的一颗明珠。”

1989年9月,时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的陈锦华到广州石化检查指导工作,在了解了习仲勋老书记关心支持广州石化的历史和广州石化“明珠”的来历后,挥毫题词“明珠璀璨”,希望广州石化永远牢记习仲勋老书记的重托,让广州石化这颗南粤明珠更加璀璨。

光阴荏苒,广州石化走过了47年的光辉历程,回望历史,广州石化不忘初心,生来为国为民;广州石化牢记使命,牢记习仲勋老书记的重托;广州石化永远奋斗,“走在前面”,让明珠更璀璨。今天的广州石化,历经一系列大建设、大改造、大重组、大兼并,由创业、扩建到跨越发展,从国内拓展到海外,从化肥型向炼化型转变,发展成为中国南方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炼化企业。广州石化现有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275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22万吨/年,主要生产装置62套,拥有29.9万千瓦自备热电站。主要产品有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气等60多种;固体塑料产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三大类180多个牌号,是中国石化在珠三角地区唯一的特大型炼化企业,是中国石化在珠三角深入发展的重要支点,被誉为“南粤的一颗璀璨明珠”。

广州石化“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先进集体、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的广州石化

广州石化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理念,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在安全生产方面一直保持“归零心态”,以行业最高标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提升领导干部安全引领力,加强HSSE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建立了最严格和最严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打造本质安全企业。  

强化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力建设。严格落实安全公示制度,全面压实领导干部责任,发布和实施《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责实施细则》,加大对懒政、推诿行为的问责力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

强化安全环保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加强岗位风险分析,开展管理人员、承包商人员等多层次教育培训,抓实班组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强化风险识别和隐患治理。坚持“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推进重大安全风险识别,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实施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治理领导承包制,确保各层级风险有效管控。

强化承包商管理和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监管。落实施工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整治承包商“低老坏”违章行为。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聘请第三方安全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确保了大修全过程安全。完善“绿色检修”措施,确保大修实现“气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超排、渣不乱丢、声不扰民”的环保目标。

加强厂区、厂外管廊和社区安全管理。落实“三防”措施,在厂区安装无人机防御系统,协助广州市成功举办反恐维稳处置演练等,确保了公共安全;开展企地联动综合演练和各层级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广州石化

广州石化秉承“向人民负责,让珠江放心”的环保理念,平均每年投入1亿多元用于环保治理和升级改造,迄今为止,累计投入46.7亿元,建成环保装置和污染治理项目130套/项。其中2019年累计投入近1亿元。用于环保装置和污染治理项目建设。

广州石化持续实施环保设施建设及环保治理、持续实施油品质量升级,走出了一条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公司坚持内涵发展,优化投资,大力推进产品质量升级、环保治理和技改技措等项目实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炼油工艺清洁化升级改造及安全环保节能等重点项目。

广州石化制定和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绿色企业行动,实施“一方案两清单”,大力提升企业综合污染防治水平。实施环保预警分级管控,将环保预警和波动按环境事件提级处理;落实“固废规范管理年”要求,推动“五龙治废”工作,规范废物(垃圾)管理,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持续深化;积极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大幅优于排污许可证指标。2019年12月27日,广州石化顺利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2019年绿色企业审定。

广州石化以“建设世界一流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示范企业”为目标,不断强化现场节能减排管理,持续挖掘装置用能潜力,不断寻求系统管理优化、技改技措投入和产品结构优化上的节能,炼油专业用能水平在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炼化企业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被集团公司评为节能先进单位和降碳工作先进单位;从2014年开始,连续5年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原油加工)称号;2019年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油加工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

动力锅炉持续稳定实现超低排放。2014年,全部四台锅炉在石化系统内首家实现超低排放,热电站全部锅炉燃煤机组烟气排放指标领先全国,做到“烧煤跟烧天然气一样干净”。广州石化是全国第三家在生态环境部备案实现“超低排放”的企业,CFB锅炉是全国第一家“大型CFB锅炉+半干法脱硫工艺”实现超低排放的企业,动力锅炉实现超低排放5年多来,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平均排放值分别为21.86毫克/标立方米、2.22毫克/标立方米、1.33毫克/标立方米,成为地方和行业的一个标杆。

全面推广实施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作为广东省第一批LDAR试点单位,广州石化在圆满完成广东省环保厅LDAR示范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多轮推进,目前,已全面推广实施LDAR技术。在“广东省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首期试点暨广州石化LDAR技术示范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认为广州石化的LDAR示范项目在国内首次成功搭建并运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可视化的LDAR系统管理平台,实现了LDAR工作的电子化追踪、管理和审核,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探索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LDAR工作流程和运行管理模式,对下一步的全面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无异味工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促进高水平建成“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企业,广州石化开展创建“无异味工厂”行动,按照“党建共建、网格管理、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党员责任区体系,以179个网格化党员责任区推进“我的责任区无异味”“我的装置无异味”“我的运行部无异味”。通过实施党员责任区网格化、异味排查治理清单化、责任区考核制度化、逐个验收标准化,2019年,“无异味工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厂区及周边没有明显异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对广州石化以创建“无异味工厂”为切入点,建立网格化责任区,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党建与生产工作深度融合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

工业净化排放水质远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广州石化始终践行“向人民负责、让珠江放心”和“每一滴水都是承诺”的理念,持续加大投入,对工业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污污分治、污水提标改造项目先后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工业净化水外排水质;在加大治理投入的同时,对炼油、化工两区的污水处理装置实施精细管理,化工区污水和炼油区低浓度污水经处理后全部进入循环水系统回用,炼油区高浓度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被广东省住建厅和广州市水务局授予“广东省节水型企业”称号。在广州石化工业净化水珠江排放口,水质清澈见底,一群群洄游的珠江鱼在自由嬉戏,成为工业净化水治理的“代言人”和“监测师”。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的广州石化

一流企业需要一流党建,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公司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019年,公司积极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聚焦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无异味工厂”“美丽厂区、美丽石化”“职业健康大行动”“五龙治废”等特色党建工作,促进党建优势转化。2019年公司党建考核连续第四年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评为A档。

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推动有温度企业建设,为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广州石化营造了良好环境。2019年,广州石化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民主管理不断加强。规范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议事管理,召开职代会联席会议,讨论审议职工处分实施细则、帮扶事项等7项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持续推进职工代表巡视制度,各专门委员会积极履行职能,2019年,生活福利委员会组织职工代表开展膳食工作巡视24次。生产经营委员会开展劳动保护巡视检查活动101次。职代会提案审查委员会全年办理16件提案,实现职工代表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00%。

构建有温度企业不断升温。扎实开展“解决小诉求、凝聚大力量”工作,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理念,像解决生产操作、安全环保、设备问题一样对待职工诉求,切实帮助基层和职工解决实际困难。2019年,共收到员工诉求1648项,解决1584项,正在办理64项,办结率96.1%。其中甄选8条意见比较集中的职工诉求,写进职代会总经理工作报告,并作为2019年公司重点专项工作,取得很好成效并在职代会上通报。2019年,广东省总工会选树广州石化为“解决小诉求 凝聚大力量”活动示范单位。

帮扶救助工作不断升级。持续推动广州石化“七位一体”职工帮扶保障体系的有效执行和升级完善。保障体系覆盖特困职工、退休人员、协解困难人员和劳务工群体,为职工防范风险提供更完善的保障。大力推动实施重大疾病员工医疗期帮扶,2019年为77名在职职工每月发放困难帮扶金,共计191.48万元;职工互助会向148名职工发放扶助慰问金52.8万元;组织职工参与广东省职工互助会3项保障计划,为220名患重病职工理赔保障金75.95万元;通过走访慰问、献爱心、助医助学等方式帮扶职工,共发放慰问扶助金125.63万元;核查梳理了691份病困职工帮扶档案,实现对帮扶对象的动态管理。

走访慰问工作不断深化。2019年,公司实现了对1564个职工家庭、143个劳务工家庭和基层班组全覆盖的走访,为基层班组、职工家庭排忧解难。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重大节日”送祝福、生产检修建设现场送服务等关怀活动。新春、端午、中秋等节日向全体会员发放慰问品共计199.5万元,除夕向坚守岗位的1074名职工送上岗位慰问,发放慰问品13.82万元。

始终坚持开放办厂的广州石化

广州石化坚持开门开放办企业,建立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媒体、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增进对企业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定期邀请地方人大代表、地方媒体记者、社区居民等参加广州石化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装置大修改造前,召开装置大修媒体通气会和周边社区座谈会,向周边社区通报大修情况,并在周边社区张贴安民告示,提前告知大修信息及大修过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废气、废水等排放口数据与地方环保部门联网,实时传输,向社会公布。

2019年4月22日,第50个“世界地球日”当天,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第四季在广州石化主会场正式启动。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雷典武、广东省国资委副巡视员(正厅级)张绳道,及来自中国石化、地方政府部门、媒体代表、公众代表共120多人参加启动仪式、参观现场和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快闪”活动。整个过程组织顺畅无差错,活动主题鲜明、精彩纷呈,别具一格,成功展示了中国石化智慧、绿色、开放的企业形象,受到社会和公众的一致好评。网易对启动仪式进行全程直播。启动仪式结束后2个小时,公众点击率达600万人次,产生极大反响,整个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广州石化作为启动仪式承办单位,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启动仪式的各项承办工作,得到总部通报表扬。

2019年,广州石化共举办公众开放日13次,来访参观人数逾千人。一年来,媒体记者、环保部门、社区代表、学校师生等不同群体的公众代表先后走进广州石化,近距离了解广州石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安全生产、环保治理、清洁生产等工作情况,加深公众对石化安全生产、绿色产品、安全环保理念的认识,感受广州石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诚意和胸襟,搭建了企业与公众相互沟通的桥梁。

始终坚持回报社会的广州石化

广州石化始终坚持“大企业、大作为”的担当,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坚持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融入社会发展。2019年,公司全年加工原油1186万吨,生产乙烯20.7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85.7亿元,上缴利税143.62亿元,全面完成总部下达的各项成本效益目标。从1978年投产起至2019年底,广州石化累计加工原油2.7亿吨,上缴利税(不含海关增值税)1520.19亿元,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广州石化始终以“为社会提供更清洁的能源、更绿色的产品”为己任,坚持生产高端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油品质量升级一直保持领先。目前,广州石化汽油、柴油全部按照国6标准生产,每年可向市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提供清洁油品800多万吨,化工新产品和专用料比例逐年提升,为稳定油品市场供应和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能源引擎,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化工产业链建设、新材料等产业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8月,广州石化欧Ⅴ98号汽油正式供应香港市场,成为中国石化首家实现可持续向香港市场提供汽油的企业,2019年累计向香港市场供应欧Ⅴ98号汽油6.9万吨。

广州石化认真贯彻“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质量方针,坚持落实“质优量足,客户满意”的质量目标,认真履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积极提供清洁能源。2019年,制定下发《广州石化2019年度质量工作要点》,分解广州石化可量化的质量考核指标;积极宣贯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质量风险管控,积极组织质量攻关,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2019年,质量管理过程受控,产品质量符合性受控,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各级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100%,用户抱怨处理完成率100%。

广州石化始终牢记国企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工作安排,共计投入资金751.5万元开展三轮扶贫工作。2016-2020年,广州石化第三轮对口帮扶兴宁市水口镇彭洞村,四年来,广州石化共投入帮扶资金491万元,通过产业、就业、教育、无劳力政策帮扶等措施,彭洞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580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14474元,增长率为404%。2019年底,彭洞村扶贫户83户224人全部脱贫。广州石化在新时期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派出的考核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州石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党组的工作部署。为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广州石化积极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及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广州石化成为地方复工复产样板企业,复工复产经验做法被广东省卫健委推介。目前,疫情防控已形成长效机制。截至目前,疫情确诊、疑似病例实现“双零”目标。广州石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紧急生产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资。2月份以来,生产无纺布原料S960累计8379吨,较原计划增产4485吨;充分发挥产业优势,4月中旬,仅用了半个月时间,新增了一条熔喷料生产线,截至目前,累计生产熔喷料600吨;研发了可用于生产无纺布的聚丙烯纤维料PPH-Y40-G,上半年累计生产2000多吨。为满足市场需求,在生产粒料的同时生产粉料1000多吨,全力满足市场对医卫原料的需求,为助力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贡献。

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广州石化

2019年9月,广东省政府和中国石化就广州石化发展达成共识。广州石化按照省、市政府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部署,认真推进提升本质安全环保水平的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公司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项目方案研究论证。目前,中国石化总部已同意广州石化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方案,并已安排启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实质性工作。5月15日,广东省政府常务会也审议通过广州石化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方案,并要求广州石化认真落实升级改造方案,坚定不移地提升本质安全环保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能源化工企业。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预计今年完成可研批复及基础设计工作,2021年开始建设,建设期3年,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增加税收21.4亿元。其中,安全投入约22.6亿元,环保投入约19.6亿元。

该项目在保持原油加工能力 1275 万吨/年不增加的情况下,使用轻质化、低硫化原油,原料性质得到改善。项目完成后,每年生产成品油约900万吨,总量基本持平,但结构得到优化,其中汽油、航空煤油分别增加80万吨和40万吨左右;柴油减少100多万吨;沥青、石油焦大幅减少;年增产丙烯30万吨、乙苯30万吨、混二甲苯20万吨、丙烷18万吨等高附加值产品。

项目实施后,广州石化本质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按照国际安全评级体系的安全定量评估,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7级(即世界一流水平);本质环保水平持续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与2018年排放水平相比,项目实施后排放的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少28.6%,二氧化硫减少33.8%,颗粒物减少14.5%,氮氧化物减少1.5%;废水外排减少50%。同时,提高了固废综合利用率,增加了污水回用能力,废气、废水实行溯源和预警管理,彻底达到“无异味”。安全环保将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

此外,广州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后,每年可提供丙烯、乙苯、丙丁烷等化工基础原料以及高纯度氢气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合资合作,共同研究发展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等产业链延伸项目,带动产业链中下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广州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利用丙烯和乙苯资源,下游可规划建设聚丙烯、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聚苯乙烯等生产装置。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生产满足汽车、电子、家电、建筑、医疗等领域的高端化产品,不仅可以减少区域间大量产品调拨,降低运输成本,而且通过采用大包装、槽车、管道等灵活的输送方式,实现无污染销售,构建安全、绿色、经济的物流平台。发展清洁化新能源。推动氢能产业链发展,带动产业链绿色高效发展。广州石化正在建设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一期项目生产装置,计划 2020 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每年可生产高纯氢约 1500 吨,适时规划建设二期项目生产装置,高纯氢生产能力将达到 3000 吨/年。

始终坚持砥砺前行的广州石化

在广州石化再次发展的关键阶段,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先后调研广州石化,对广州石化的下一步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广州石化的发展又迎来了“春天”。

2020年3月3日上午,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通过视频对广州石化进行调研。要求广州石化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动态调整优化生产经营计划和方案,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的影响,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广州石化处于城市中心,安全环保工作至关重要。要守住安全环保红线和环保底线,确保不发生安全环保事故。

张玉卓强调,要认真谋划企业长远发展,将广州石化建成“洁净能源”示范企业和“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要下力气推进原料清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清洁化,特别是在生产过程清洁化方面下功夫;要主动加压,以最高的标准和要求,大力压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升级改造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要进一步降低;要做好清洁生产的表率。要推动氢能源发展;要大力推进广州石化转型升级。要坚持以我为主,深入研究,在产品高端化方面下功夫。

3月27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到广州石化调研,要求广州石化“就地提升本质安全,就地提升环保质量,就地提升提质增效”,该想法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张玉卓董事长要求把广州石化打造成“清洁能源”示范企业和“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不谋而合,这是真正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要求广州石化从今天起就要立即行动起来,立志做到打造“双示范”企业,要只争朝夕,科学谋划,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广州石化这颗南粤明珠更加璀璨。

目前,广州石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愿景,以“一基两翼三新”为新发展新格局,以“站排头、争第一”的决心和勇气,着力“三个就地提升”(就地提升本质安全,就地提升环保质量,就地提升提质增效),努力建设“双示范”企业(洁净能源示范企业和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示范企业。

 

 

 

 

 

 

 

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爱我中华 振兴石化 为美好生活加油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示范企业

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

严细实恒

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从零开始 向零奋斗

向人民负责 让珠江放心

奉献清洁能源 践行绿色发展

 

信息来源: 
2020-03-02